青光眼 (Glaucoma)
青光眼是指視神經萎縮,視力和視野 受損。病者的眼球內壓力通常是高過神經線所能承受。
原發性青光眼:眼球內的排水組織,即房角的小樑組織自然退化而引致的眼壓過高。
繼發性青光眼:因其他原因,如虹膜炎、類固醇藥物、眼創傷等而引致的小樑組織阻塞所導致的眼壓過高。
眼壓
眼球的眼內液是由睫狀體分泌出來,以供應營養及氧份至眼內各組織,在經前房角的小樑組織離開眼球回到血液裏。眼壓就是眼內液裏的壓力。
病徵
急性青光眼的患者會突然出現眼睛紅、痛及視力模糊的病徵。嚴重者會頭痛及
作嘔。
慢性青光眼卻沒有病徵的,患者的視力和視野會不知不覺間受到破壞。當中央
視力受影響及 視野大大收窄,患者才經覺到眼睛有問題。
已受損的視覺神經線不能復原,所以早期青光眼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。
青光眼的高危一族
有家族成員患有青光眼
年齡超過40歲
深近視或深遠視
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
正服用類固醇藥物的人士
眼發炎或受創
青光眼的診斷及監察:
1.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(OCT)
對疑似青光眼的病人來說,它可用作掃描視神經和其周邊的視網膜神經線纖維層。
2. 視野圖 (Visual Field)
單眼注視前方一點不動時,該眼能看到的範圍稱為視野。由於我們平日多同時使用兩眼觀察事物,所以 單眼的視野缺損通常不被察覺。進行視野測試主要 是要量度單眼的視野範圍,從而盡早發現之前不被察覺的眼疾,並及時作出適當的治療。
治療
現時最有效的青光眼治療方法是控制眼壓至安全水平, 避免視覺視神經受到進一步破壞。一般病人須接受藥物(眼藥水或口服)治療。急性青光眼病人須接受激光或手術。慢性青光眼患者是需長期使用藥物,倘若眼壓不理想,病人或需接受手術。
選擇性激光小樑成形術: 眼科醫生在顯微鏡下,將激光照射在小樑上,促進排走前房水,以降低眼壓,達到治療效果。此 手術可因應個別情況而多次施行。
小樑切除手術: 醫生會為病人眼球小樑位置作一個孔,讓眼內液更容易流出眼球,以達到降低眼壓的效果。手術 後病人需服用藥物數星期,視力亦一般會模糊一至數星期。在康復期間,病人應避免游水或其他 劇烈運動。病人眼壓及視力會逐步康復。
青光眼是無法根治的,但只要及早診斷,加以適當治療,便可預防喪失視力。